什么人才配得上球队顶薪?
如果按照正常的市场逻辑,那一定是在球队拥有绝对不可替代的价值,是球队综合实力最强的几人之一。
NBA发展比较成熟,球星多到数不过来,但顶薪的分配也基本上符合价值第一原则,但CBA尚处于萌芽之中,“标准合同”也才施行了没几年,顶薪可不一定代表顶级的价值,拿了顶薪,但场均三五分的大有人在。
比如俞长栋、任骏飞、代怀博、孙鸣阳、张兆旭、张大宇等等,在国内,情怀可能比场上的表现还重要,高薪低能的一般都是老将,而且是在一支球队效力多年的老将。
这显然不利于球队和联赛的发展,但这就是CBA,这就是中国体育。
球迷怎么看这事?
2019-20赛季之前,几乎没有人会大谈特谈球员工资,大都是小范围的议论,因为几乎没有人知道每个球员的工资到底是多少,坊间曾传闻周琦年薪2000万,但也仅仅是坊间,没有任何官方消息证实,所以也就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。
好在,姚明上台后没几年,通过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联赛工资制度的透明,用ABCDE五类合同和软硬帽来约束俱乐部的签约,看起来大刀阔斧,其实也仅仅是一小步。
因为没有任何人能说出郭艾伦、王哲林或者周琦的顶薪到底多少钱,球迷只能知道个大概——最多,600万,最少,比球队C类合同最高薪资多50万以上。那么,C类合同是多少钱?最少30万,最多比D类(顶薪)最少的少50万。